慈在先而孝在后
2011-09-29 15:58:20| 分类:
默认分类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当下社会对不孝之风,人们无不痛心疾首。于是讲孝之风日起,我们应该感到欣慰。不过只讲了做子女应做的——孝,这个末节,却不讲如何做父母应做的——慈,这个根本,是不行的。
只强调末节,不注重根本,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,孩子需要成为有道德的人,有自主生存能力的人。而这些正需要社会、父母去培养啊!社会、父母将自己的子民、子女培养成有道德的人,有自主生存能力的人,他自然会孝,用不着你去求、去压。社会、父母将自己的子民、子女培养成自私、无德,又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人,你让他用什么去孝?他自己活着都难啊!他哪有能力去管别人啊!
我们的社会到了这个样子,根本原因就是有权者(关乎社会风气)、父母(关乎家庭风气)放弃了自己对孩子们的责任,放弃了“慈”啊!
慈在先,而孝在后。千万不要弄反了,而我们恰恰弄反了,所以,就有了那么多苦难。昨天我看了一个帖子:“我父母生养了我的身体,却杀死了我的灵魂,使我成为行尸走肉,我是应该爱他们?还是恨他们?”看了此贴,我的心在震颤。本人也是个不称职的父亲,幸遇恩师,得懂此理。
有多少孩子正在承受这种煎熬啊!又有多少父母、长“大”了的孩子,在品尝溺爱带来的恶果啊!而父母却打着“爱”的名义,你真的在爱吗?你是在害。害你自己、害你最亲近的人啊!
真实的情况是:现代很多父母所讲的“爱”,只不过是父母在“按照自己的观念去改造子女。”而他自己的观念有事自私的,表面好像是为子女,其实根本是想的是自己,希望子女不要违逆自己。
孔子讲:“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。”就是说,“君王必须爱护臣子、百姓,才叫最君王:臣民终于爱民的君王,才称之为臣民:父母慈爱自己的子女,才叫最父母:子女孝敬自己的父母,才叫做子女。”如果不是,那就是,“君非君,臣非臣,父非父,子非子。”了。
统治者对民不慈,民就会不忠;父母对子女不慈,子女就会不孝。一切都是相互的,你种下的是爱,就会收获更多的爱;你种下的是恨,得到的一定是更多的恨。“爱”、“恨”一定要分清啊!
我们只看到了不孝之风盛行,却忽视了它的根源——不慈之风更甚。让子孝,让民忠,那你就先慈吧!只强调孝,而不强调慈,后果是如此的严重啊!听到孩子的呐喊,看到人间的苦难,做为强势的父母,还不该醒醒吗?醒醒吧!
“慈”:狭义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护,即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有道德、有能力,能够顺应自然真理,适应自然、社会环境,独立自主的人。广义为强者爱护弱者,对弱者爱护为慈。
“爱”:就是无私地,真心为他人(物)的一生(或更长远)着想,而不图任何回报,利他而不伤他。绝不是按照自己的观念去改造人或物。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